(網路圖片)

【大紀元10月2日訊】本人愛好攝影,對經過眼前的照片,總忍不住要觀看,並評論一下照片的用光,角度,色彩。

昨日,去北京青年報網,瀏覽「神7」飛船全天跟蹤的照片,不禁大吃一驚!

第一張,17:36 拍攝的「神7」宇航倉降落的照片:
1。「神7」宇航倉和地面相碰激起的密度不規則塵土煙霧,如何形成陽光下 規則的投影??
2。「神7」宇航倉的圓形張開的降落傘,如何在陽光下形成均勻的透光,像一張平面的紙??
3。降落傘拉繩的投影是大面積黑影,還是在畫面外?
4。日落前的太陽,如何有那麼強烈的光度,竟然把灰塵染上白色,而不是常見的橘黃色?

第二張, 17:50 拍攝的「神7」宇航倉開門的照片:

5。光線的角度是為何比第一張要大?難道太陽在傍晚升起來了??

我們知道,角度,不會因為觀看的遠近起變化。如果那樣,炮兵,測量這行業早就不存在了。

結論:「神7」宇航倉,依據照片告訴,是從哪裏降落在電腦上的,而不是降落在內蒙古大地上的。

大地上的光線投影規則,萬年不變。穿射密度大粉塵的透光少,穿射密度小粉塵的透光多。

讓我們來欣賞這個非凡的照片吧:

 

網友:space_unlimited:

返回艙重返大氣層,帶著彗星似火焰,很壯觀,也很恐怖
拍到著陸時的瞬間揚起的灰塵? 理論上是不可能的
成功著陸的照片是很難拍到的。

因為返回艙著陸的可能範圍總會有幾百米,乃至上公里的誤差。
攝影記者冒死等在那裏拍攝?要多長的鏡頭?很有可能砸到腦門上。

要是能夠精確到哪怕是100米之內,都不會選擇內蒙古大草原,找一個北京的學校操場好了。

文章,圖片轉載阿波羅網

以上內容轉自大紀元網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nnjit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