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8日訊】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看過兩遍的《海角七號》,能否在大陸上映?目前大陸內部有了爭議。

兩岸同文同種,同樣的血緣、語言、文化、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社會的同質性本來應該很高,但卻由於政治的原因,使得兩岸關係變得錯綜複雜。1895年甲午戰敗,滿清被迫割讓台灣,接受日本殖民政府統治,1945年抗戰勝利,國民政府光復台灣,但接著又因為國共內戰,造成兩岸分隔迄今,難免在某些價值觀上有了差異。對日本的看法就是其中很明顯的部分。

話說當年大陸在進行文化大革命,破四舊、立四新、批林、批孔之際,台灣則在復興中國文化,台灣保留了中國傳統文明中許多美好的元素,所有到過台灣訪問的大陸官員、學者莫不大加肯定,說台灣和香港截然不同,到了台灣就像到了中國南方的城市,毫無人在外國的感覺。

80年代末期,台灣開放兩岸探親,經過二十多年的交流、互動,兩岸彼此之間的關係更見複雜密切,簡直可以說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相互影響既深且廣。就以日常生活的用語來說,台灣民眾對於土法煉鋼、無限上綱、氛圍這些大陸用語已能心領神會;大陸方面對於先進、同仁、理念、軟體、硬體、電腦這些用語也和台灣接軌。

這些都是正面的發展,值得肯定,但不可諱言的是,台灣經過日本統治五十年,再加上兩岸因為內戰分隔也長達半個多世紀,台灣受到日本、美國的影響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許多民眾的思維和價值觀念在反共教育及國際化的過程中,的確有一些大陸方面較難理解之處。

《海角七號》受台灣不同政治立場民眾歡迎反映了台灣人對本土文化的鍾愛以及台日關係密切下許多民眾對日本的感情,沒有政治上的是非問題,電影裡面隱含強烈的戀日情結,也是前面提到的這些情緒下必然的結果。

電影歌曲中所謂的「國境之南」是日本用語,講的是日本國境之南的台灣屏東。台灣有學者指出,從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以及大陸民間反日情緒來看,宣揚「國境之南」這種表達方式並不恰當。這大概也是中國大陸當局突然決定,以技術理由暫緩引進這部片子的考量之一。

但這部賣座超過4億台幣的影片,反應的終究是現階段真實的台灣文化和人民情感,是瞭解台灣社會基層想法很重要的影藝產品,大陸政府或民眾如果願意用這樣的心情看待《海角七號》的登陸,就不會進退失據了。

兩岸之間有許多正面的發展因素,但兩岸同胞因為分隔日久,以及政經發展歷程不同,使得雙方對同一事物或同一現象,產生截然不同的反應。《海角七號》不過是一個例子。解決問題與歧見的最好辦法除了交流,只有交流、再交流。

(本文由中央廣播電台《台灣觀點》節目提供,節目首播時間為週一至週五22時55分,網址為:http://www.rti.com.tw/)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轉自大紀元新聞網:http://www.epochtimes.com/b5/8/12/8/n2355540.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nnjit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