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jpg 

一位中國警察正在阻止媒體照像(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JEWEL SAMAD/AFP/Getty Images)

【大紀元12月16日訊】(美國之音記者:燕青2008年12月15日華盛頓報導)最近,中國官方媒體以及網站報導了出租車司機罷工和各地發生的上訪事件等等“負面”消息,由此引發了一些中外人士的評論,認為中國媒體出現了一些積極參與社會變革、越來越少受到黨和政府領導的跡象了。不過,也有專家提醒說,不要被表面上的這些現象所迷惑

大衛.班杜爾斯基(David Bandurski 班志遠)是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中國傳媒問題(China Media Project)的研究員。他星期一接受採訪的時候說,今年6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發表講話,稱官方媒體應該搶先一步,報導各種突發性新聞,掌握宣傳領域的主動權。班杜爾斯基說,胡錦濤的講話自然就成了中國官方媒體運作的準則,而這就是為甚麼外界看到中央以及地方的官方報刊和網站主動報導了一些“消極”事件。但是,他認為,這種主動實際上正是跟隨了胡錦濤所說的要掌握媒體報導主動權的指示。

他說:“近,有很多西方媒體都報導說,中國政府現在開始主動報導負面新聞了,因此可以說媒體現在出現改革了,這其實是非常幼稚的想法,過於樂觀。”

這位分析人士指出,如果仔細留心一下,就會發現,官方媒體、包括官方網站第一時間報導出來的一些大的社會事件,其實是在“定調”,因為只能看到官方的報導,非官方的報導根本看不見,因此,一言堂的情況並沒有實際意義上的改變。

班杜爾斯基說:“這不是放鬆管制,而是引導公眾輿論的一種新的手段。如何控制信息仍然是共產黨最關心的,只不過他們現在要關心的是如何應對新形勢所帶來的挑戰。”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說,主動報導一些所謂的負面新聞,總比過去“到處鶯歌燕舞”好一些,而且官方媒體內部注重媒體職業標準和道德的人士,也可以藉著這個機會,開闢一些空間,發揮媒體職業的潛能。

但是,言論和新聞自由向前走的道路還是頗為曲折的。全球用中文寫作、編輯、翻譯、研究和出版文學作品之人士自由結合的非政府、非營利、非政黨的“獨立中文筆會”以及以宣傳民主與法制,普及法律常識為宗旨的維權網等網站剛剛發佈消息說,以上這些網站在北京時間星期一(15日)中午,正受到嚴重的網上攻擊,某些部門通過技術手段,使人幾乎無法登陸這些網站;服務商正想法追查攻擊的來源。

另一方面,中國網絡報的一名記者本月初到山西太原採訪房地產違規事件時,遭到綁架,兩個星期來一直沒有消息,也受到了中國內外媒體的關注。這一事件再次凸顯了中國記者要想當一個好記者所可能會碰到的種種挑戰,包括人身危險。

轉自大紀元新聞網:http://www.dajiyuan.com/b5/8/12/16/n2364329.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innjit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